【品牌推广】
福建天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天马科技”)从水产饲料工厂发展到如今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,天马科技“咀嚼吸收”嘱托精神,形成“以质量求生存,以科技促发展,以管理创效益,以服务树品牌,创世界一流企业”的企业宗旨。在行业发展浪潮中,凭借科技发展助推转型升级,走出以鳗鱼产业为中心,特种水产业、畜牧业、一二三产业、食品业四大战略性板块并驾齐驱的高质量发展之路,完成了从产业链上游向“科研→种苗→饲料→养殖→食品深加工→餐饮→文旅”完整产业链的逆袭,有力地推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。
创新促发展——
打好企业“主战地 ” 走好鳗鱼养殖路
鳗鲡产业在中国渔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,作为独具特色的淡水养殖品种,鳗鲡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产业,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行业成长前景。2024年上半年,广东活鳗市场连续四轮上调,累计涨幅高达4.5万元/吨。上半年天马科技的鳗鲡出池量历史同期首次突破7600吨,鳗鲡养殖业务产能大幅释放,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。
看到如今的成功,让人难以想象曾经鳗鲡养殖面临的技术“卡脖子”困境。
鳗鱼是人工养殖中唯一需要通过捕捞获得野生鱼苗的鱼种。人们从海里捕捞到的鳗鱼苗已经生长到了第二阶段——全身透明,被称之为玻璃鳗。野生鳗鱼苗如何实现规模化养殖,饲料成为其中的关键。
“国外先一步突破玻璃鳗饲料研究,掌握这项技术的外国企业,对技术严格保密,国内的鳗鱼养殖场只能依靠国外进口玻璃鳗饲料。”天马科技高管张蕉霖表示,当时进口饲料大约30万元/吨,导致国内鳗鱼的养殖成本居高不下。
为改变国内鳗鱼养殖困境,天马科技请来了由中科院院士、著名鱼类专家、营养饲料专家等组成的科研团队投入技术攻关,终于在2008年,成功研发出玻璃鳗配合饲料“益多美”,打破了国外长期的技术垄断。
“有了自主研发的饲料,国内的养鳗成本终于降下来了,国产鳗鱼有了市场竞争力。”张蕉霖说,该饲料还出口印尼等国家,打破了我国鳗苗饲料在国际上“只进不出”的局面。
天马科技工厂化智慧化养殖基地
饲料技术跟上了,但品质与产量的新问题接踵而来。为提升“水中软黄金”——玻璃鳗的品质与产量,天马科技发挥农业产业化头部企业引领作用,在深化养殖技术创新与升级上下苦功,推广应用智能制造“互联网+先进制造业”新模式,打造“数字天马”,落地智慧渔业系统建设,构建自动化、数据化、智能化、智慧化养殖体系,依托物联网技术,实现溶氧智能调控、水质在线监测、病害远程诊断、质量全程追溯,将我国鳗鱼养殖推向更智能、更高效的领域。
2019年开始,天马科技在福建、广东、江西、湖北、广西、湖南等8个省份布局鳗鱼产业集群,以高标准、严要求,推动鳗鱼养殖绿色生态智慧之路。福建白鸽山万亩产业基地、广东海宴万亩产业基地和江西武宁产业基地等项目连续投产,鳗鲡智能化绿色生态养殖取得实质性进展。
2023年4月,天马科技集团现代农业(鳗鱼)产业园区被列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。除产业研发、种苗繁育、智慧数字中心、产业培训等功能外,还将配套建设鳗鲡主题公园、鳗鱼博物馆等文旅设施,打通种苗—饲料—养殖—食品—餐饮—文旅产业链。
转型升级探新路——
紧跟时代风口 推动鳗鱼全产业链市场繁荣
吊水、冰昏、剥杀、烤制、上酱汁、液氮速冻、分拣包装……在天马食品加工厂蒲烧鳗鱼生产流水线上,各个步骤皆有条不紊地进行着,成为一道香气四溢令人食指大动的美味蒲烧鳗鱼。
早在2017年,天马科技便在立体特种水产业的基础上,整合拓展畜牧板块业务,进军食品领域,相继收购江西西龙、华龙集团等企业,成立天马食品,全面推进以鳗鱼为代表的全产业链建设,并创立了烤鳗品牌“鳗鲡堂”,借“一带一路”的东风,将烤鳗产品销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张蕉霖回忆,2020年上半年,国内500克以上规格的活鳗售价3万多元/吨,而养殖成本却达到5万多元;但到下半年,搭上预制菜热销的东风,售价涨到了8万元/吨。凭借进军食品行业的经验,让天马科技看到了内需带来的无限可能,也看到了勇于探索新业态、新理念的光明前景。
如今的天马科技集团,已经是国内特种水产配合饲料品种最为齐全的企业之一。其中的核心产品鳗鲡配合饲料近年来销量稳居全球第一位,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据优势地位;鲍鱼、大黄鱼、石斑鱼、鲟鱼等多种饲料产品在国内特种水产配合饲料市场销售中位居前列。
目前,天马科技提出将以“打造世界级全产业链食品供应链平台”作为重点工作,为健康美好生活提供“一条鱼、一只鸡、一只鸭、一粒蛋、一块肉……”的民生福祉产品,打造一个世界级全产业链食品供应链平台。
天马科技副董事长兼执行总裁陈加成表示,未来,天马科技将继续深度挖掘鳗鱼文化,从鳗鱼营养价值、鳗鱼国际文化、鳗鱼中华文化、鳗鱼典故、鳗鱼传统饮食文化入手,将鳗鱼健康、安全、营养、美味的理念植根到更多的消费者心中,让鳗鱼文化在国内生根发芽,推动鳗鱼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全面繁荣。(陈思佳)